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门户 旅游 查看内容

雄关古道——羊蹄岭

2023-5-4 19: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8/ 评论: 0

摘要海陆丰较著名的名山峻岭是原海丰的名景之一“羊蹄峻岭”。莲花山延伸至海丰的赤石、梅陇、鲘门三镇之交界处有一山峰,状似杨桃,峰高岭峻。明朝海丰举人林呈祥描述杨桃岭:“岭绝壁于天,孤峰入漠,峭耸霸崖,峰横海 ...
海陆丰较著名的名山峻岭是原海丰的名景之一“羊蹄峻岭”。
莲花山延伸至海丰的赤石、梅陇、鲘门三镇之交界处有一山峰,状似杨桃,峰高岭峻。
明朝海丰举人林呈祥描述杨桃岭:“岭绝壁于天,孤峰入漠,峭耸霸崖,峰横海岸,绿嶂百重,青川万转。”
羊蹄岭明朝以前称为杨桃岭,因其岭陡山峻,状似羊蹄,路似羊肠迂迴,故清代以后杨桃岭更名为羊蹄岭,文人墨客则将其雅称为“羊蹄峻岭”。民国以前是粤东潮汕各府县往返惠州、广州的必经之道和关隘。故被往来的官员、商贾、文人视为畏途。


图片来源于微博@晓智慧—东恒企服

羊蹄岭主峰三灶凸,海拔414米,茂林阴翳,清泉流韵,景色秀丽,是粤东名山莲花山支脉,北接三凸岭、东都岭,绵亘数十里,南伸后门港之南山岭,抱海而止。当时连接惠州和潮汕地区的交通仅有三道,即北路经东都岭,中路经三凸岭,南路经羊蹄岭;而以羊蹄岭路最为便捷。
清《重修羊蹄岭庵路记》中记述羊蹄岭之险峻云:
“夫斯岭之峻,盘行几十余里,狭者蜗角,迴者羊肠。中陡旁泻,令人目眩足抖。寒则海风吹簌,盖笠欲飞;暑则汗淫淫下,石为之湿”又曰:“鸟道插天,凡数十里,陡者目眩,行者心惶,此亦粤岭中之一险也。”




图片来源于微博@sasa_1998
史志介绍,羊蹄岭原非通邮官道关隘。
羊蹄岭古道开凿于汉朝,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武帝派兵南征至杨桃岭受阻,便修杨桃岭道,凿通了西进的通路。
三国时期,孙吴治粤,重海道,行人罕至杨桃岭古道,道陡行塞。
东晋成和年间,南海郡析出东官郡,海丰隶之,羊蹄古道复通为潮汕至惠广之道,然尚不是邮路官道。
南宋初年地方始于羊蹄岭上设驿亭,羊蹄岭道方为官方驿道。南宋绍兴二八年(1158年)对包括羊蹄岭驿道在内的潮惠路进行改造,当时的海丰县令陈光勤组织地方人力物力扶持,并倡议设驿铺及兵丁守关隘,路设酒肆,但尚无官方管理。
随着明代沿海的陆上贸易发展,为方便把渔盐货物运抵内地各省、加强朝廷对盐税征收权管理以及官府传递文书,执行地方治理,巩固国防,朝廷才拨款将羊蹄岭修成邮传大道,并每30里设驿站一个。
清乾隆五年(1740年),海丰知县李光华奉旨拨款在羊蹄岭建总关及东西关,总关建炮位8座,营房23间,由一把手率兵50员守卫,雄关踞险路,真有《蜀道难》中写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险道雄关,自此闻名于闽粤两省。时江南诗人于廷壁赞曰:“高岭横天出,雄关锁岭巅。”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国力不支,羊蹄岭关隘不再驻兵。
至民国期间,海丰至惠州的公路开通后,车辆行人由原老广汕路从鲘门南山经过,过往羊蹄岭驿道的行人日渐减少,关墙建筑渐残,羊蹄峻岭这一见证雄关古道的古迹只剩迁庵址重建的剪翠庵及有关碑石断垣而已。

图片来源于微博@海丰华爷

 羊蹄岭古驿道,虽经历上千年的变迁,但作为粤东交通要道的地位一直未受到动摇,同时也留下了不少故事。国民革命家第一次东征期间,就曾进攻驻守在此的粤军。粤军凭借此优越的地利,竟抵抗兵精粮足的国民革命军三天三夜,后因粤军缺粮,不战自退,国民革命家才得以通过此地,攻入潮州、汕头。
至解放初期,羊蹄岭关经历千年的风雨沧桑,犹完好无损。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热潮中,羊蹄岭古道损毁严重。
历代官员经营修缮的羊蹄岭,终难穿越现代性的时空。羊蹄岭古道五座关隘现仅遗第二关残存的半壁城墙。
在海陆空交通已经发达的现代,羊蹄岭驿道的地位和作用已不重要。但作为古文化典籍中的一页,羊蹄峻岭的风光和古驿道遗迹等文化积淀,值得我们去游玩、登临、追思、怀古。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汕尾人之家 |网站地图

粤ICP备2023025384号-2

站务QQ:739378638 Email:739378638@qq.com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谢谢!

Copyright ©2022 汕尾人之家(https://www.516600.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