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有力的安美大锣鼓、精彩绝伦的舞狮表演、群“龙”竞逐的龙舟比赛、热闹非凡的关帝庙巡游、趣味盎然的围棋公益课程……每一场活动都彰显着传统“老汕尾”“善美文化”的魅力。近年来,市城区凤山街道深挖浓厚的文化底蕴,聚力打造“善美文化”内核和标识,不断擦亮凤山文化品牌,让“尽善尽美”实现提档升级,点燃凤山街道“百千万工程”新引擎—— 叙 述 “百载商埠”跳动传统文脉凤山是汕尾港的发源之处,人们经常说的“老汕尾”特指凤山街道原第一至第五居委。立足汕尾老区优势,凤山街道近年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潜力,聚焦加快文化赋能,利用好“安美大锣鼓”“文亭舞狮”等文化IP,以“文旅热”带动“消费热”,充分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着力打造让“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的“百载商埠”标志,助推我市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每到春节期间,走进“百载商埠”,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安美大锣鼓总能吸引群众围观。安美大锣鼓是由该街道安美社区群众自发组建的,每逢重大传统节日,锣鼓队便出队巡演。威风锣鼓升腾着汕尾浓厚的节日气息,一个个“沉睡的大锣鼓”变成节庆高潮“助推器”的“文化密码”。市城区的千金妈集兴龙狮团队同样亮眼。由该街道文亭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虎狮队,一直以来秉承着发扬传承“自强、自觉、忠义、崇礼”等精神。目前,该队共有队员60名,队员年龄参差不齐,年纪最小仅15岁,最大的则有66岁。年龄相差50岁的队员共同传承一种传统文化,映射出舞狮精神在汕尾传统文化中的魅力所在。今年以来,凤山街道不仅为其提供舞狮训练场地,还借助舞狮传承之势,注重宣传辐射带动作用,链接“汕尾印记”等新媒体平台制作“汕尾千金妈舞狮表演”微视频,吸引不少群众一键三连“点赞、评论、转发”,再引传承非遗热、提振文化自信心。 节日期间,文亭社区虎狮队表演。 除此之外,经过该街道宣传文化工作的广泛开展,不少“后生仔”的儿时记忆被触动,纷纷加入虎狮队伍,习舞狮技艺,打狮拳健身,甚至有些在广州、深圳打拼的年轻人,为了心中的舞狮执念,回到家乡汕尾创业就业……这是汕尾舞狮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因所在,这也是热爱乡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以文聚人气的真实写照。其深化了“善美文化”内核和标识,让汕尾这座城市更赋年轻气息、更有文化自信。 品清湖畔飞扬“城区能量”今年的端午佳节,汕尾品清湖畔人头攒动,旌旗招展,由凤山街道指导,各社区主办,民间团体自发组织的接人流、聚人气、向民心、展风貌的龙舟赛隆重举行。 在和顺乡、夏楼美村、林埠村等5个赛点,32条龙舟在品清湖上演“群龙争霸”,现场参赛人数约900人,吸引近10万名群众驻足观看、呐喊助威,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凤山街道香洲社区和顺乡,仅一个村就组建起了12支队伍,这12条船以“十二生肖”命名,同一船上的选手年龄不同,但却生肖相同。龙舟赛赛出凤山人“敢拼敢闯、力争上游、奋勇争光”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是“老汕尾”的传统文化、弥足珍贵的凤山记忆,更是“善美文化”的内核标识。 “十二生肖”龙船夺旗。 据悉,和顺乡一直有民间自发组织赛龙舟的传统,以生肖命名的分组形式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每逢端午返乡赛赛龙舟、聚聚餐饭、见见朋友、唠唠嗑儿,不知不觉成为全村人心照不宣的约定。 和顺乡“牛队”获得今年端午龙舟赛冠军。 凤山街道集“三山一湖”(凤山、鼎盖山、屿仔山和品清湖)为一体,因山湖而美,因山湖而兴。赛龙舟,争上游,龙舟竞渡,赛龙夺锦,这既是市城区凤山街道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体育运动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凤山人民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敢闯敢胜的生动展现。该街道表示将进一步弘扬龙舟文化、传承龙舟精神,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拼搏进取,以实干笃行、全力争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姿态,奋力谱写推进汕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凤山新篇章。今年,市城区各地拿出争分夺秒、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大招商”“抓项目”“促消费”。就凤山街道而言,在“大有大作,小有小谋”花大力气,下足功夫。该区凤山街道更是引进2个超亿元项目(汕尾东方妇女儿童医院项目、汕尾信德花园城市综合体项目),计划投资额13.8亿元,超额完成今年招商任务;“另辟蹊径”焕发汕尾老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聚集小商品特色,打造“地摊经济”“网红咖啡”等特色街区,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打卡热捧。以热消费聚人气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为汕尾“百千万工程”镇域经济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 行走着的“乡愁文化”“街巷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印记,凤山街道每条街巷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如果你跑到凤山街道老街区里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形形色色的街巷名,那是承载着厚重历史渊源的象征。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当时汕尾人依靠捕鱼为生,曾经的“打铁街”集中了众多打造船钉、铁器、铁网等船上用品的商铺。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传统工艺在传承中流失,目前打铁街仅保留两间打铁铺。时光流逝,人们渐渐搬离“老厝”,住进新楼宇。如今再次走进“掇鸟街”“豆腐街”“友谊路”“驸马巷”,那一条条巷名、一排排民房,成为许多汕尾人的儿时记忆,乡愁油然而生。6月29日,一场主题为“同心同德,振兴汕尾”的大型民间文艺巡游活动在市城区举办,当晚二马路、三马路等传统商业街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吸引本地人、“新汕尾人”及外出汕尾人前来聚集,感受传统的祭祀礼仪、舞龙舞狮、汉服表演,领略现代舞蹈、腰鼓、广场舞等表演,这是凤山印象,亦是触动心灵的乡愁文化。同时,巡游队伍途径独具汕尾韵味的三马路、夜间经济繁荣的文明路、“渔鲜”十足的二马路。“临近暑假,来这边旅游,恰巧碰上巡游,在二马路、三马路边逛街、边用餐、边欣赏这浩浩荡荡的汕尾巡游文化,让我觉得汕尾老区的文化底蕴很深,魅力很足”,一位从深圳来汕的游客说。 “同心同德,振兴汕尾”大型民间文艺巡游活动现场。 巡游活动的背后总有那么一群人在默默付出。为确保巡游活动安全、有序、顺利进行,市城区凤山街道提前谋划、精心部署,联合单位、公安、社区(村)、新闻媒体等约300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维持秩序,为乡愁文化“巡游上街”保驾护航。 札 记 弘扬国粹说凤山 “百载商埠”党群服务站坐落在市城区凤山街道三马路与友谊路交叉口,这里围绕“山海湖城”“红色圣地”等文化主题,广泛收集老照片、老物件,以“图片+实物+影像+文字”的方式,展现近代以来汕尾城区人民生活、劳作场景。今年以来,凤山街道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三六九”“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深挖国粹精华,用活阵地资源,全力保育着国粹精华。一节节汇聚智慧、蕴含文脉的“国粹学堂”走进汕尾印象馆,吸纳3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的公益课程,由凤山街道和汕尾市印象馆联合开展。资深国粹教师开班,让象棋、围棋、书法等国粹精华在知识讲解、对弈练习中生动再现,不仅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棋类艺术的魅力,领略书法艺术的风采,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良好品质,还有助于传播、传承国粹精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汕尾印象馆“国粹学堂”。 “在街头巷尾就可以享受‘国粹大餐’,既丰富了我的暑期生活,让这个假期变得更有意义,又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棒”,一名参与公益课程的中学生小然说道。据了解,该街道不断链接汕尾市文化馆、山丹丹画室等精品资源,不仅在寒暑假有国粹公益课程,还“见缝插针”,将公益课程开设在周六日、“四点半课堂”中,让国粹文化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老手艺人在焊接作业。 “弘扬传统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该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下来,凤山街道将深挖传统文化资源,打造“老汕尾”“新IP”,以点连线、以线织网,不断夯实凤山街道传统文化网格,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新闻+“十老办学”事迹永流传打开汕尾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网站,其简介赫然写着:该校前身是由 “十老” 在1984年创办的全市第一所民办中职学校。2010年8月,经城区人民政府批准转制为公立学校。它是由当年十位离退休老人自筹资金、自找校舍、自聘教师创办起来的。“十老”中,当时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60岁,平均年龄70岁。市城区凤山街道人翁域便是该校的核心创办人之一。 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原“十老办学”)第二届董事会成员(资料图)。 翁老于1983年从汕尾中学岗位上离休时已经七十岁,本可以从大半辈子的劳累中解脱出来,但看到自己家乡时为“汕尾镇”的教育落后,很多年轻人缺乏知识和劳动技能而无法就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不归路,忧国忧民的情绪油然而生。为此他召集了另外九名“知音”,历经重重困难创办学校,开创了汕尾先例,为许多学子点亮了希望。…… 原“十老办学”学生训练(资料图)。 办学旧址所暂借的兵营,已经随着城市的有机更新“消失”在雨后春笋般的楼宇中。为将“十老办学”等先进事迹流传下来,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一代人,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升级改造项目,丰富阵地资源,把“十老办学”等先进事迹融入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中,让弥足珍贵的汕尾记忆、汕尾教育发展的缩影得以“再现”。市城区凤山街道人才辈出,如中国民俗文化奠基人钟敬文曾在文亭小学任教、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旧居就在凤山妈祖戏台旁边。还有当代中国著名人类学、民族学家杨成志,革命先驱郑重等均从凤山街道走出,他们都在汕尾甚至广东乃至中国文化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站务QQ:739378638 Email:739378638@qq.com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谢谢!
Copyright ©2022 汕尾人之家(https://www.516600.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